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 > 最新进展

《Nature》:胰岛巨噬细胞吞噬β细胞来抑制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

作者:   发布于:2025年11月23日  点击量:74

2025年10月1日,美国华盛顿大学病理与免疫学系Kodi S. Ravichandran和Pavel N. Zakharov团队,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(IF:69.504)发表了题为“Efferocytic remodelling of pancreatic isletmacrophages by limited β-cell death”的研究性论文。让β细胞“少量可控死亡”,能激活胰岛内的胞葬相关巨噬细胞,该亚群通过IGF1-IGF1R轴重塑胰岛内CD4+T细胞转为无能状态,从而抑制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,为1型糖尿病(T1DM)的免疫干预提供了新思路。这一发现为I型糖尿病防治策略提供了新的靶点。

auto_1913.jpg

全球大约有950万人患有1型糖尿病,这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,身体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会破坏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,而胰岛素对于控制血糖水平是必需的。每日注射胰岛素和持续的血糖监测有助于控制疾病,但目前尚无治愈或预防的方法。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存在于胰腺中的免疫细胞,这些细胞可以使T细胞失活,从而保护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,并防止原本注定会患病的小鼠发展成1型糖尿病。这些新发现的细胞是一种巨噬细胞——一种通过吞噬体内死亡细胞来保持组织健康的免疫细胞。这些保护性的巨噬细胞,被他们称为吞噬性巨噬细胞,或eMacs,在吞噬了胰腺中的死亡细胞后获得了使T细胞沉默的能力。

一小部分β细胞会定期死亡,以减少炎症并保持组织健康,这是全身细胞中普遍发生的自然过程。随后,巨噬细胞吞噬并消化这些细胞残骸,这一过程称为凋亡吞噬(efferocytosis)。这些“吃垃圾”的细胞还在影响全身T细胞的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。研究人员想知道,这类巨噬细胞是否通过影响免疫系统来帮助维持胰腺组织的健康。巨噬细胞如何参与并消化细胞垃圾,会如何影响细胞周围环境的情况?这是否也指导了巨噬细胞如何与T细胞互动?

20251001-nature-非清除-data

Red – insulin, white – macrophages (F4/80), green – apoptotic cells (CC3), blue – nuclei (Hoechst). The CC3/insulin double positive areas inside the macrophages are considered as efferocytic events.

为了检测胰岛内胞葬作用,作者使用高分辨共聚焦原位可视化胰岛内巨噬细胞(F4/80+)。考虑到稳定状态下胰岛内胞葬作用较少,作者使用单次低剂量STZ(STZlow)诱导β细胞死亡。在STZlow小鼠,胰岛内巨噬细胞出现明显死亡的β细胞(insulin+cleaved caspase 3+);电镜结果同样证实此现象。然而,低剂量STZ注射后12小时,乃至10天后,胰岛内总巨噬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无差别。随后,作者使用scRNA-seq检测STZlow小鼠内免疫细胞。结果发现,对照组和STZlow小鼠胰岛内巨噬细胞均是最主要的免疫细胞。UMAP分析指出胰岛内巨噬细胞分为5群,其中Mac-4群表达Mertk (编码MERTK)、Cd9和Lgals3(编码Gal-3),均与胞葬作用有关,作者将其定义为e-Mac。相比于对照组,e-Mac数量在STZlow小鼠胰岛内增加。体外共培养证实死亡的β细胞诱导巨噬细胞胞葬表型。单核/巨噬细胞特异性Mertk敲除可以废除死亡β细胞对巨噬细胞的诱导作用。总之,死亡β细胞促进巨噬细胞胞葬表型的获得,且此过程依赖凋亡细胞的磷脂酰丝氨酸和巨噬细胞的MERTK表达。

然后,作者使用NOD小鼠同样发现e-Mac,且这群细胞随着疾病加重逐渐丢失,提示e-Mac与自身免疫的负向关系。更明显的是,4周龄NOD小鼠单次低剂量STZ注射诱导e-Mac,可以延迟NOD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展,提示有限的β细胞死亡可能抑制糖尿病自身免疫。考虑到CD4+T细胞在糖尿病自身免疫中的重要作用,作者检测是否胰岛内巨噬细胞可以激活CD4+T细胞。共培养实验证实胰岛内巨噬细胞活化CD4+T细胞。有趣的是,STZlowNOD小鼠的巨噬细胞也能以类似的程度激活CD4+T细胞。然而,转录组学测序揭示STZlowNOD小鼠胰岛巨噬细胞活化的CD4+T细胞显著不同于对照组激活的CD4+T细胞。e-Mac富集的胰岛巨噬细胞显著诱导CD4+T细胞无能相关基因和通路的激活,如Nt5e、Izumo1r和Zbtb32。在体内,scRNA-seq分析同样表明4周龄STZlow造模引起胰岛内无能样CD4+T细胞比例增加,且此效应具有长期效应。总之,这些数据表明胞葬相关巨噬细胞可以重塑胰岛浸润的CD4+T细胞为无能状态。

研究通过NicheNet算法预测并验证,e-Mac通过分泌IGF-1作用于T细胞表面的IGF1R,诱导其无能状态。给予外源性IGF-1可模拟β细胞凋亡诱导的免疫调节效应,进一步支持IGF-1/IGF1R轴在巨噬-T细胞互作中的关键作用。

最后,团队获得人源胰岛。免疫荧光发现人胰岛内同样存在CD68+巨噬细胞表达Gal-3,即e-Mac。与此同时,scRNA-seq和流式分析进一步证实人胰岛内存在e-Mac,表明e-Mac是巨噬细胞较为保守的存在亚群。

综上所述,本研究首次揭示,胰岛内有限的β细胞凋亡并非单纯的病理损伤,反而可能通过激活巨噬细胞胞葬通路,重塑免疫微环境,诱导T细胞无能,从而抑制自身免疫进程。这一发现为T1DM的免疫干预提供了新靶点:一方面,e-Mac可作为潜在的免疫调节细胞亚群,未来可通过体外诱导或体内扩增用于干预治疗;另一方面,IGF-1/IGF1R通路或可成为药物干预的新方向,尤其在疾病早期阶段,有望延缓甚至阻断T1D进展。

此外,研究也提示我们重新审视β细胞凋亡在T1DM中的双重角色——适度凋亡或可被机体利用为“自我耐受”的契机。未来需进一步探索e-Mac在人类T1D患者中的存在与功能,评估其在不同疾病阶段的动态变化,并验证IGF-1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。

总之,该研究不仅拓展了我们对胰岛免疫微环境的理解,也为T1DM的精准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潜在策略。解析了少量β细胞死亡延缓糖尿病的生物学机制,也为治疗I型糖尿病给出非免疫抑制的策略方法。


荷兰Liposoma的巨噬细胞清除剂氯膦酸二钠脂质体Clodronate Liposomes,氯膦酸盐脂质体,广泛用于体内单核巨噬细胞清除。频频登刊Cell,Nature和Science。如需订购,可以随时联系。技术支持可以联系大中华办事处靶点科技(Target Technology),专业技术团队给您单核巨噬细胞清除提供整套解决方案。


原始文献

Zakharov, P.N., Chowdhury, C.S., Peterson, O.J. et al. Efferocytic remodelling of pancreatic islet macrophages by limited β-cell death. Nature (2025)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86-025-09560-4.